约19960字。
现代文阅读试题汇编(2007年3月)
资料搜集整理:茹清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每小题3分)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可以当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杂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大都在小说和戏剧中可能只是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他们里面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探求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木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团锦簇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没有见到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就像只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
(节选自吴铭《话说文学趣味》)
1.下列对“小说中的诗”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可以当一首诗看的好小说。
B.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有趣的小说。
C.描写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小说。
D.艺术家对人生的观照和传达的技巧。
2.下列对“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人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比别类的文学作品更加谨严,纯粹,精微。
B.爱好诗的人,在小说和戏剧中不仅仅看到故事。
C.一个人喜欢诗就可以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D.诗是纯正的文学趣味的必要的构成元素。
1信息筛选3分DA、B、C项偷换概念,“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没有见到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这里的“故事”和“诗”是“小说”的组成部分,这里的“诗”即“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2文意理解3分CC项混淆偶然必然,“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人手”,仅仅说明“喜欢诗”是“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的一个途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与西方的现代性观念都是由各自的启蒙运动所提供的,并且在共同的意义上,启蒙都是要使民众的思想摆脱愚昧的状态。五四新文化的启蒙用当时的话来说,叫做“开民智",启发民众的觉悟,以达到“新民”的目的;西方的启蒙用康德的话来说,是要使民众“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达到思想自由、敢于运用理性的目的。但不同的是,西方的启蒙针对的是宗教迷信所造成的蒙昧,而五四的启蒙针对的则是世俗的儒家封建文化,特别地,五四的启蒙面对的是一个处于危亡中的中国,它首先是一个爱国救亡的群众运动,负有救亡的使命。
另一个重要的不同是,西方启蒙不仅是现实的、政治的,而且也是学术与学理的,是一个持续的学术文化建设过程。它以“理性”与“自由”为口号,着眼于理性精神与自由等人权的确立,之作为人的根本,社会与文化的根本。五四启蒙的口号则是“科学”与“民主”,它主要是救亡的,经世致用的,从根本上说并非是学术的、学理的。这么说的根据是,中国的启蒙运动并没有产生像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三大批判著作和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等这样的既是启蒙的、同时又是学术原创的传世经典。这一事实也可促使我们更深刻地
反省认识学术研究对于社会进步的意义与作用。
与“科学”、“民主”属于实讧的、“现象世界”的范畴相比,理性与自由属于“形上”的“本体世界”的范畴。科学是理性认识的一个工具,民主是实现自由的一个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