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0道题,约6770个字。
苏教七年级语文(上)单元测试卷
期中测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
得 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倘若(tǎng) 馨香(xīn) 祈祷(dǎo) 飒爽(sà)
B.微醺(xūn) 红喙(huì) 酣睡(hān) 宫阙(què)
C.泅水(qiú) 袅袅(niǎo) 自诩(xǔ) 脸颊(xiá)
D.着落(zhuó) 攥着(zuàn) 裨益(bì) 绊倒(bàn)
2.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方格中。(2分)
忧心肿肿 契而不舍 缘木求渔 留芳千古
弃暗头明 莫明其妙 形映不离 魂牵梦萤
3.选出下面各项中词语使用准确的一项( )(2分)
⑴没有一个人敢 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⑵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 情思的眼睛。
⑶自从 地佩戴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
⑷小米、红豆等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 ,舍不得吃。
A.违抗 贮满 兴高采烈 垂涎欲滴 B.违抗 注满 小心翼翼 赏心悦目
C.违反 助满 小心翼翼 赏心悦目 D.违反 注满 兴高采烈 垂涎欲滴
4.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无端(原因) 品行不端(端正) 开端(事情的开头)
B.至爱(最) 至今(到) 欢迎之至(极)
C.飘逸(安闲) 一劳永逸(散失) 隐逸(避世隐居)
D.习以为常(因常接触而熟悉) 习武(学习) 恶习(习惯)
5.填空。(2分)
⑴青山有幸埋忠骨, 。
⑵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⑶海日生残夜, 。 ,归雁洛阳边。
⑷ ,月有阴晴圆缺。
6.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句话:“钢铁是在旺火和骤冷中炼成的。”简要谈谈你读了这句话展开的联想和受到的启发。
7.读下面这幅漫画《我不是会弹钢琴的猴子》:(4分)
⑴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
⑵你想对图中的父母说些什么?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46分)
(一)阅读《蝈蝈》选段,回答问题。(11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9.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