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买水
预习:1、庄周弃文从商的原因是什么?
2、理清庄周买水的过程,大致画出庄周买水过程示意图。
3、庄周买水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一、 导入
高一的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庄子的散文――《秋水》(背诵)。现在谁还有印象,给大家说说秋水的大意。——大意是河伯因为季节的原因涨水,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是当他看到浩瀚的大海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原来自己是这么的渺小,自己的自大是这么的可笑。
那谁能给我们总结一下《秋水》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秋水》告诉我们: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要谦虚谨慎,狂妄自大只会贻笑大方。
看来大家掌握的还不错。“时代造英雄”,这“英雄”不光指战场上的英雄,也可以指思想文化上的英雄,庄子生活于战国,战国的时代特征造就了他对社会对人生的通达观,造就了他这位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思想巨人,如果庄子生活的时代不是战国,而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时代,他的思想他的命运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我们教材的顾问)、作家、杂文家写了一篇《庄周买水》,获得了《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他在文中给我们设计了一个与战国不同的时代,然后他把庄子放入其中,我们看看,庄子的思想和命运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刘征的《庄周买水》,找一找答案。
二.作者介绍
原名刘国正,1926年生,北京人,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家、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其诗《三戒》《老虎耻告示》《移山逸事》等寓言诗,被推为寓言诗人的头一把交椅。其杂文针砭时弊、见机而发、把握时代,写有《庄周买水》《庄周与鲋鱼》等佳作。他的杂文有二味:辣味和甜味。它,辣得令人痛快;它,甜到心的深处。有一种非凡诡怪的艺术魔力,有讽有刺,但是不剑拔弩张。读后得到启发,引起思考,与之共鸣,令人心喜。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是一篇寓言式杂文。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很多寓言,寓言有那些特点呢?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微生物,主题多是借远喻近,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这样看来《庄周买水》就是一篇当代寓言故事,那这篇寓言有什么寓意呢?
2、复述一下故事情节?
——庄周要养鱼,但是苦于没有水,去东海买水,东海的办事员让他找河伯,河伯办事处的女秘书让他去到濠梁找,而濠梁的吴主任给了他一张提货单,让他到东海取水。在路上遇到了一条呼求救命的小鱼,庄周正当忧虑之际,晴天霹雳,一场大雨将至,庄周敲桶而歌。
四.具体分析
1.联系写作时间,说说第一段中“潮流不可阻挡”中的“潮流”指什么?(引出时代背景)
明确:本文写于1988年8月,这个潮流显然是指当时席卷中国大陆的下海经商的大潮。在大潮的冲击下,文人下海,官员下海。本文中庄周弃文从商,挖塘买水养鱼;海若河伯倒买倒卖。
当时,下海经商成为席卷中国大地的大潮,各个领域,包括文化领域甚至官场都受到大潮的冲击,许多文人,许多官员都下了海。虽然我国的市场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行政力量仍在管制和干预市场。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