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500字。2006-2007学年高三第二学期 我校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以高考题型为母版,强化诗歌和文言文。
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孙义泉  2007年3月10日
第I卷(45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驾驭  迂腐  熨帖  气喘吁吁
B.抽搐  忤逆  罢黜  一蹴而就
C.战栗  罹难  别墅  老骥伏枥
D.笑靥  赝品  湮没  无边无垠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国的古代神话是极为丰富的,可惜由于种种原因,     者多,传世者少,没有专著,只是在先秦和汉魏人的著述中,还零星保存下来一部分。
(2)对这起在高速路上发生的事故,负责道路维护的主管部门是     不了责任的。
(3)与常规计算机相比,生物计算机具有密集度高的突出优点。   用DNA分子生物电子元件,将比常规电子元件小得多,   可以小到十亿分之一。
A.湮灭  推脱  如果/甚至                   B淹没  推脱  要是/而且
C.淹没  推托  如果/甚至                   D湮灭  推托  要是/而且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6年都灵冬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进行,中国奥运冠军刘翔和短道速滑名将杨阳手擎圣火,完成了传递和平和友谊的任务。
B.外地培训机构纷纷入穗,上海外经贸教育培训中心也挟风靡长三角地区的余威,即将在广州开班,抢占珠三角地区外贸行业的认证培训。
C.目前,我国开放了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市场供游客选择的不到30个左右,2/3的目的地资源空置。
D.现在,有些网站可以提供免费的个人主页,你只要将想公布于众的个人信息放在指定的位置上,网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到你的个人情况。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景中见情。于景物中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悲啼的子规,含有飘零离别之情。
B.“过五溪”,极言友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难行。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C.诗人寄情明月,是因为月中嫦娥孤寂、凄凉的心境与诗人的“愁心”是一样的。
D.诗歌后两句所表现出的意境与“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意境近似。 

客至
社南社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实写诗人生活环境的平淡寂寞,与下联客人到访给诗人带来的人间温情互为反衬。
B.颔联互文见义,“花径”只为君来才打扫,“蓬门”只为君来才打开。含蓄诙谐。
C.颈联写诗人居住偏僻与家境的贫寒,这么写是一种谦逊,但与此同时也带着一种实在。
D.全诗风格看似安闲恬静,其实充满悲意。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下及上,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
B.此诗写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景的雄浑阔大衬出了诗人的孤苦伶仃。
C.后两联含蓄地写出诗人的不幸与当时的处境,吐露出诗人不得志的牢骚与失意悲凉之情。
D.尾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处境: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四处漂泊。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绉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毂绉:即皱纱,喻水的波纹。②棹:船浆。③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7.对这首词的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上片的前两句,先点明地点和景物特点,接着用比喻和拟人写水,用“棹”代船。“渐觉”是春渐深、景更好的意思。
B 上片后两句,先写远景,说绿杨在晓雾弥漫之中,如烟萦绕,略呈寒意,后写近景,以杏花的盛开托出春意之浓。
C 下片前两句意思是说,浮生若梦,苦多乐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