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900字。
第一部分:高考作文备考专题
普宁大坪中学 余石磊
一、2006年高考作文题分析及今年作文方向性预测
(一)形式方面
2006年的17个题中新材料作文有4个,话题作文共有7个,标题作文共有6个(不包全国卷Ⅲ:以“书”为题)。标题作文分别是(12)北京市:以“北京的符号”为题(13)上海市: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14)天津市:以“愿景”为题(15)湖南省:以“谈意气”为题(16)江苏省:以“人与路”为题(17)辽宁省:以“肩膀”为题(18)。
(二)内容方面
2006年的18个作文题内容上凸显出这样几个特点。
1、 06年的作文取材十分广泛,有的是名言警句,有的是寓言故事,有的是现实镜头,有的是网络调查……选取材料形式不同,表面看是信息来源问题,实质上反映出了作文命题开始走进现实生活的思想和贴近考生生活的方向。考生写作的自主性更强了,对于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宽广的平台使之有一显身手的余地,思考角度与现实距离更近、更和谐。所有的情景材料都非常注重激活学生生活情趣和写作能力的积淀,这既有利于考生的才情展现,并将作文生命植于生活的源头,赋予新鲜气息,又有利于增强人文底蕴,扣紧时代脉搏而抒发真情实感。
2、 各地作文命题既保持了健康格调,又关注了考生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直面人生,感悟人生。这很符合考生的自身认识的规律,自我审视的情感价值。人情味更浓,生活性更强,涵盖理性,看重思辨,呼唤“理性”的光芒,关注培养观察和思考习惯,追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关注心灵的自我修养。
(三)、启示和预测
分析以上18个作文题,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现实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得到进一步落实。这一方向在新一年的高考中不但不会变,还会加强。
2.命题开放,要求宽泛,少设限制,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发挥才能和创新思维的广阔天地,向新课标要求靠近。广东题和山东题受到普遍好评,就是一个信号。
(四)、作文题型的发展变化
今年高考备考,从华南师范附属中学和广东教材编写组的传递信息看,并根据揭阳市的高三毕业会考质量分析会及其备考策略的交流,大家很主要注重三大题型:一是标题作文,二是新材料作文,三是话题作文,以6、4、7的比例构成06年的高考命题格局,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从0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可以预测07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渐变轮廓。
1.标题作文,
标题作文,就是命题作文。06年高考作文就有6道标题作文:
(1)2006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
二、比较三种题型的特点
标题作文。所谓“题”就是标题,所有的考生都必须用这个“题”,没有选择和改变的余地。一般是作文结构是“材料﹢题目”,标题中隐含着写作的中心或写作的限制要求。上海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这是主谓结构的短语,“你”是人还是物?“想”是行为还是愿望,是否实施?为什么想握手呢?如我想与清华大学握手,可以审定重点在“想”上。如:标题作文“水的联想”, 可以联想到“似水柔情”、“水滴石穿”、“水无常情”、“抽刀断水水更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等。而话题作文,如以“水”为话题则更为宽泛了。
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样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命题材料大大弱化了对考生的控制力,它只给考生确定话题划定范围,并不限定作文立意,也不限定作文行文。其二,要求更加自由,其表现形式则完全吸收了话题作文的优势,突出了“三自”作文的品格——自主确定立意、自主确定文体、自主确定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