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000字。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七年,即公元前258年,当时属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日亟,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40万。秦又乘胜进围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进一步吞并韩、魏、楚、燕、齐等国,完成统一中国的计划。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首都被围甚急,诸侯都被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存魏,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信陵君认识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抗击秦兵;终于挫败了敌人的图谋,保障了两国的安全。
层次结构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概述信陵君的身份、为人和他在当时的威望。“公子为人仁而下士”,正因为他“下士”,所以“士”才“争往归之”;因为他手中的人才多,智谋广,所以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第二部分(第3、4段),具体写信陵君亲迎侯生和数请朱亥,表现他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详写信陵君与侯嬴的交往过程,略写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
关于侯嬴,作者记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侯嬴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表现了侯嬴“穷且益坚”的高尚情操。第二件事是写信陵君大摆酒宴,亲自驱车去请侯嬴,而侯嬴却故意过访朱亥,“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则是“执辔愈恭”“颜色愈和”,最后引他“遍赞宾客”,并且“为寿侯生前”。这一系列行动,没有丝毫勉强,没有丝毫伪装。正是由于一片真诚,终于感动了侯生,乐意为他的“上客”,并且说出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