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8道题,约6170个字。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淄博十八中 王晓晨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语言基础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疲惫不堪 铁石心肠 侃侃而谈 川流不息
B、经久不衰 如饥似渴 留连往返 心旷神怡
C、怨天尤人 口密腹剑 痛心疾首 铺张扬厉
D、珠联壁合 未雨绸缪 如火如荼 歌舞升平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 面对生命中的逆境,能够 处之的人可谓是有修养的人。
(2)中学生吸烟问题,既 《中学生守则》,又有害身体健康。
(3) 关于这个问题的来稿很多,且各有高见,但由于版面所限,只能 刊登。
A、 安然 违犯 择要 B、 泰然 违犯 摘要
C、 泰然 违反 摘要 D、 安然 违反 择要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3年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B.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C.随着21世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不会像刚发现时那样爱莫能助了。
D.小张体格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这次篮球比赛中,小张身体力行地投进了好几个球。
4.数量从“1”增加到“9”和从“9”减少到“1”,下列对二者的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增加了8倍,减少其9分之8。
B、增加了9倍,减少了8倍。
C、增加了9倍,减少了9分之8。
D、增加了9倍,减少了8倍。
5.在下面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的传记文学,也是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 ,而靠浮词丽藻挥洒成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 ,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①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缺乏 ②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
③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 ④只是人物生平事迹的罗列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6.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仿句: , 。
二、 言文阅读(16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10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 ,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阡陌交通( ) ②来此绝境( )
③诣太守( ) ④无问津者( )
8.用原文的语句回答。(2分)
①“桃源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②能够体现桃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语句是: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这段文字选自___时期____(人名)写的《____》一文。这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所以后人就以成语“____”作比,来表达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