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80字。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教案
扬中树人学校  朱云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辛弃疾词雄深雅健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2、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苏轼、辛弃疾词的杰出成就、不同风貌。
 3、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让学生尝试风景名胜联(或写景抒情联)的拟写。
[教学用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课前预习]
 1、熟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借助文本注释初步了解词义。
 2、根据“品读与探讨”1的要求勾画有关词语并思考问题。
 3、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二至三遍。
 一、导入新课
 带领学生背诵初中时学过的辛弃疾词《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由此导入。
    (附《西江月》词:       西   江  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①忽见。
 注:“溪头”又作“溪桥”。)
[简介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初字坦夫,后改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词人出生在北方沦陷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战。因遭主和派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在江西上饶、铅山一带。辛弃疾借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稼轩词,正如文本专题导言所说,“作为宋词创作中取得最高成就的作家,辛弃疾最大限度地开拓了词的境界,在风格、语言和表现方式上都有多方面的开拓和创新:在内容上,包罗万象,如万花竞春,尤以气入词,充满了狂放精神;表现方式上以文为词,用以抒情,用以咏物,用以说理,进一步解放了词体;语言上熔铸百家,为我所用,五光十色,光怪陆离;风格上亦刚亦柔,亦庄亦谐,其繁富多样为两宋其他词人无法比拟。‘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不仅震动了当时,而且光照于后世”。有《稼轩长短句》。辛弃疾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与苏轼并称“苏辛”,两人均为宋词豪放派代表,但词作风格略有区别:苏词“豪旷”,辛词“豪壮”。
 三、学习《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
 1、自读提示
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辛弃疾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常经造口,这首词正是词人在此时书于造口(皂口)壁的。据说造口正是四十多年前“虏人追隆佑太后”处(可参阅文本注释①)。作者登临郁孤台造口壁远眺,以赣江的流水起兴,抚今追昔,借写山水寄寓江山易主却无法收复的悲痛心情。同学们诵读时要思考山、水意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