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小题,约6090字。
蚌埠实验学校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2007.3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汪升明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
A、狭隘(yì)惟妙惟肖(xiāo)归省(shěng)拈轻怕重(niān)
B、热忱(chén)坦荡如砥(di)裨益(bì)挑拨离间(jiàn)
C、胸襟(jìn)根深蒂固(dì)嫉妒(jì)罄竹难书(qìng)
D、案牍(dú)以身殉职(xùn)摒弃(bìng)漠不关心(mù)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锻炼  辐射  娇生惯养  淋漓尽致  B、模拟  提纲  通宵达旦  费尽心计
C、闲暇  辨析  哑雀无声  兴灾乐祸  D、浮躁  糟蹋  融会贯通  不假思索
3、依照下面的例句,仿写出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分)
例句:母爱是一串紫色的铃铛,永远给你温馨的祝福。
(1)母爱是                                                        。
(2)母爱是                                                        。
4、课外积累:无私,敬业,诚信,友善,谦和,宽容……是中国人民提倡和追求的道德境界,学习了第二单元之后,你们会自觉地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请写出课外收集的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至少两条。(4分)                                                                          
5、默写(4×4+8×0.5=8分)
(1)抽刀断水水更流,                         。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3)                    ,欲上青天揽明月。
(4)                    ,小桥流水人家。
(5)《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是        ,唐代伟大           主义诗人。
(6)《渔家傲》作者是       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渔家傲》是      名。
(7)《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代戏曲家           。《天净沙》是       名。
6、(2006北京课改)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指2006年)的《政治工作报告》中公布了中央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7-16题。)
                               (一)书房情结(14分
                                      曹阳
    近几年来,上海新建的民居如雨后春笋。在人们被五花八门的各式灯饰、家具、窗帘、壁画、音响……引诱得眼花缭乱的时候,只有两类人最具独特的视角,发现了最有磁性的亮点——书房。
     第一类人,当然是书生,但只是书生中最敏感的族群。他们稍有条件,如年收入增加,全家生活和谐,等等,于是,在心情舒畅的情状下,书房悄悄出现。
     除书生们之外,房产开发商是最早察觉和触摸到“书房情结”的人。远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经商致富的人物中,曾出现过一阵购书热,他们挟巨资入书市,选购成千上万册图书搬往新置的大宅中去。有个别文化甚低的新兴老板,竟然到古籍书店去,不管内容甚至不问书名,向营业员大手一挥,说:"这个架子上的书我全包了!"此事曾被传为笑话。最早关注这一现象的,正是最具市场敏感素质的少数房产开发商。
     时至今日,许多人仍未关注到"书房"这一深不可测的市场"角度",如果对他们说,普通百姓心中也有羡慕知识分子生活中拥有书房的情感,也有一种正在渐渐形成和出现的"书房情结",恐怕很难理解。
     那么,我这个尚有一点新闻敏感的老记者,可以告诉你一件八十年找末的旧闻:著名俄文翻译名家草婴先生告诉我,他出访俄罗斯时见到一个普通职工家庭,有一间不大的书房,却有不少书。他怀疑可能是接待人员故意做的安排,就找了个借口,临时闯进一位青年工人的家里去访问。在这位青年工人新建的家庭中,没有书房,但客厅一角有一个不小的书橱,里面最夺目的是一套装帧精美的《普希金全集》。后来的访问,让草婴先生十分感动:俄罗斯的年轻人几乎都很爱书,家中几乎都有书橱,都藏有《普希金全集》或者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大师们的煌煌巨著。
     中国的年轻一代,爱书、读书的风气也正日渐浓烈。我坚信,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