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90字。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陈锡添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中学 赵序行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新闻的特点
2.了解课文结构,理解作者贯穿全文的对邓小平同志的敬仰之情。
3.学习本课选材和标题的特点。
4.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
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选材和标题的特点。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唱《春天的故事》引入课文
二、背景介绍见[写作背景]
三、文体知识梳理 见[文体知识]
四、课文研讨: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本文基础知识见[知识积累]
(二)解题
课文为什么以“东方风来满眼春”做标题?
提示: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给一篇文章起一个好的标题是非常重要的。通讯也是如此。
这是摘自唐代诗人李贺诗中的一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春天是中国古代诗人吟咏不衰的经典意象,春天也象征着成长、生长与激情。表达了诗人对无限春光的热烈欢呼之情,借用过来,很贴切。因为小平同志的到来,使深圳再一次涌起改革开放的高潮。这篇通讯仅仅“春”一个字就传达出了邓小平再巡讲话的精神奥秘所在。本篇富有激情和诗意的语言产生的影响之一便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
学生1、作者在这里借用此诗句很贴切,因为“东方”指中国,“风来”指改革开放之风带来,“满眼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生机勃勃,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