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三个课时,约2120个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的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诵读课文,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课文内容,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列提纲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用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任务:弄清写作背景,初读课文。
一、预习检查
检查学生对“鲁迅生平业绩和作品风格”的资料收集情况。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会为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民不聊生,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三、有关内容介绍
1、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
2、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泽东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3、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九·一八”以后,仅三个月,东三省沦丧,之后,日寇的铁蹄进一步向华北深入。民族存亡的关头,国民党反动政府却利用其宣传喉舌《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作者写作本文在于批驳错误论调,振奋民族自信心。
4、明确学习任务
四、听录音
1、弄清字词障碍。 
 搽chá     玄虚xuán    省悟xǐng    自欺欺人 
 渺茫miǎo    脊梁jǐ    诓骗kuāng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2、揣摩语气,体会作者的爱憎分明。
五、朗读全文。
讨论: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本文层次
(一)树靶子:①②
(二)反驳:③④⑤ ⑥⑦⑧
(三)结论: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