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确使用实词的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正确理解实词,如果离开了对实词的正确理解来谈正确使用,就无异于试图建造一座空中楼阁。这里的理解,不是要求某一个人准确无误的写出某个词语的静态词义,而是要求读者能够意会某个词语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的词义,准确的辨析某个词语与其近义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适用程度。比如:你在欣赏一场激烈的球类比赛,某个队员作出一个动作,有人说:“这个动作漂亮极了。”你得知道,这个人说的“漂亮”一词大体是指动作潇洒、自如、灵巧、有较高的难度,但你不必完全明白在这个语言环境中的准确含义。你还得知道“美丽”与“漂亮”在意思上有重迭之处,但在这里不能说“这个动作美丽极了”。又比如,你面对“一箱情愿”与“一触即发”这两个成语,你应该能准确辨别出这里的两个“一”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数词,后者不是。再比如,面对着“侦察”和“侦查”,你不必准确说出它们各自的定义,但是你应当“意会”到“侦察”主要应用在军事,指为弄清敌情而进行的活动;而“侦查“主要用于公安刑侦部门为了认定罪犯及其犯罪情况而进行的调查活动。
2. 正确使用实词语的关键
从近年的高考命题来看,考查学生的正确使用实词的能力,侧重于考查辨析,选用同义、近义词的能力。从学生使用的情况来看,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况大多是由于对同义词、近义词分辨不清,而词义差别较大或很大的词,一般 不会出现“张冠李戴“式的误用、误选。因此,正确使用实词的关键是要把主要的功夫下在辨析近义词上,尤其是把功夫下在词义只有“微差”的近义词的辨析上,辨析它们的细微差别,不断提高自己的辨析微差能力。
常用的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有如下三大类别:从词义上辨析,从用法上辨析,从风格、适用场合上辨析。
① 从词义上辨析。这里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如下几种小的类别:
A.词义的适用范围。在一组同义词中,其词义的范围是不一样的,有的适用范围大一些有的适用小一些。比如“灾难”与“灾荒”,“导致”与“致使”,“局面”和“场面”
B.词义的程度轻重。不少同义词,它们所表示的事物在概念上差不多,但程度上有的轻些,有的重些。比如“爱好”和“嗜好”,“希望”和“期望”,“准确”和“精确”,“灵活”和“灵巧”,“损坏”和“破坏”。
C.词义的感情色彩。有的词基本相同,但是表现的色彩不同。有的带褒义,有的带贬义,有的是中性。比如:“保护”与“庇护”,“冷静”和“冷漠”,“请求”“要求”和“乞求”。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词的褒贬义不是固定的,需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确定。如“我们为你的成绩而骄傲”,与“他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比较骄傲”,在这两个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都用了“骄傲”,在前一句中带褒义,后一句中却是贬义。又如,老人夸孩子,可以说“这介小家伙鬼着哩。”这里的鬼是机灵、机敏的意思,显然是褒义。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不是好东西,一肚子的坏水。鬼着哩!”这里的鬼显然就是贬义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