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4810个字。
2007年春初三年语文第二次抽考试题2007-4-3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
1.填空。(17分)
⑴望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⑵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⑶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
⑷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⑸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⑹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⑺《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相同的句子是
, 。
⑻请把下面的一条歇后语补充完整(例如:刀切豆腐——两面光)。
竹篮子打水—— 。
⑼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写出其中一首的连续两句 ,
。
⑽当任命一个人来拯救濒临破产的工厂,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 , 。
2.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填空。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结束答记者问时,引用毛泽东同志长征时期所写《忆秦娥·娄山关》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名句,抒发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雄心壮志。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 。” (2分)
3.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填空题。(3分)
①文学名著中,一些极富个性特点的人物绰号常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花和尚”和“智多星”分别指的是 和 。
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两厢情愿的意思。该歇后语是从《 》的故事中演绎出来的。
4.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2分)
斟酌 推敲 思索 揣摩
①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 ),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②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
细( )。
③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 )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④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
复( ),逐渐充实。
5.根据下段文字的内容给“沙尘暴”下定义。(2分)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6.欣赏陶渊明的《饮酒》并答题。(3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①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 。
②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
世界能源组成
年代 石油煤天然气核电太阳能水电其他
1993年40%27%23%7%2%1%
2030年(预计)35%20%
7.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用文章概括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1分)
⑵读此表后你有哪些感受?(2分)
①
②
8.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做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1分)
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暖日融泥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