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90字。
《雪》教学设计
实验中学   杨智勇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向来以意象诡奇、主旨隐晦为名,堪与李商隐的《无题》诗比肩。故此,教学来自《野草》的此文,最忌因袭某一家言而束缚教者和学者的思维,应在兼采诸家之说的基础上,对文本中“雪”的意象进行了独特的诠释;教者,宜放纵驰骋,尽力传达出具有个人色彩的见解,而使学者能够得到某中触发,以与作者心灵融合,与文本意旨沟通。
【教学目标】
1.体味文中“雪”的意象的内涵,理解作者热爱生活、顽强战斗、为理想而抗争的精神追求;
2.通过反复吟咏,体会课文精练生动、意蕴绵长的语言;
3.初步了解和掌握散文诗的文体特点和阅读技巧。
【教时安排】
2教时。
【预习要求】
1.抄写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磬口    脂粉奁    灼灼    嘻笑    褪尽    粘连    朔方    凛冽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    凛冽    精魂    消释    升腾
3.思考下列问题。
①“雪”在文中象征什么?
②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象征意义相同吗?
③你认为本文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2005年春节前后,多年少有降雪的宁波连续数次瑞雪纷飞,给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带来了多少欣喜和憧憬啊!那么,鲁迅先生笔下的“雪”又有什么样的独特意蕴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为我们营造的“雪世界”吧!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问题讨论:“意象”,就是诗词文章所写的“物”与所抒的“情”的相互交融的总和。本文所写的“物”主要有哪些?
(板书:意象、物、情)
讨论明确: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板书: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据此将课文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①~③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
第二部分(④~⑥段),描写朔方的雪。
三、品味探究(一)(研读第①~③段)
1.问题讨论:江南的雪,我们是最熟悉不过了。鲁迅也是生活在我们浙江的。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