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字。《晚秋初冬》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以一种静观自然的态度来写作的,感悟作者对自然深切的热爱。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必修课本中我们学习了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体会到作者在用心感悟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想象空间很大。今天我们来学习日本作家德富芦花的散文《晚秋初冬》,用眼看、用心读,亲身体味和感触季节的变换,看看自己的心中又会涌出怎样一番滋味。
二、作者介绍:
德富芦花,日本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德富健次郎,芦花为其号。长篇小说《黑潮》是他的代表作。今天我们学习的《晚秋初冬》选自他的散文集《自然与人生》,《自然与人生》被誉为日本明治时代描写自然的典范。这本集子里的文章大多写于19世纪80年代末,陆续发表在日本的《国民新闻》上,并在1900年由东京民友社结集出版。德富芦花说:“题目定为‘自然与人生’,并不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论证大地和人类的关系,只不过是将几页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写生文字公布于众罢了。这些文字都是作者经过耳闻目睹,心中有所感,随即亲手直录下来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以一种静观自然的态度来写作的,他敏感的细微的观察,极富美感的文字表达,蕴含着作者对自然深切的热爱,朴素而富有诗意。
三、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谈谈自己的初读感受。
日本作家德富芦花,在他的散文《晚秋初冬》中用细腻的笔法真实地展现了一幅凄美的晚秋初冬图景。用诗情画意来形容这篇美文一点都不过。这篇美文中,作者是用时间的转换来反映同一环境中景物的变化的,用贴切的比喻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段中的不同感觉,从而逼真地描绘出晚秋初冬的自然景象来。
将课文每部分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
第一段:写落叶。 第二段:写寂静。 第三段:写清静。 第四段:写夜景。
四、文本研习:
(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