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10字。
课文标题:初春
 作者:王宜振 
教学目标: 
1.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2.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形式甄别、语言赏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1、通过指导、交流,引导学生感知、鉴赏、表达儿童诗的美,初步尝试创作儿童诗,从而激发学生欣赏、创作儿童诗的兴趣。
2、了解儿童诗需要断行的格式要求,并能在诵读中注意诵读出韵律、节奏等音乐美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儿童诗。
3、通过诵读鉴赏儿童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遣词造句、行文结构的独特魅力。
4、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的事物,调动五官,敞开心灵去善于感受生活中的诗意和美感,并从中获得素材进行创作。学习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展开独到、合情合理的想像。能用简短、富有灵性的语言表达对身边和生活中感兴趣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并学习创作。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分析诗意体会诗歌情感 
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总以为儿童在诗一般富于幻想的金色童年里,应该读诗,读儿童诗,为诗意人生打造底本。儿童的心灵是诗,儿童的情感是诗,儿童的想象属于诗,他们的生活里也应该有诗,于是,就有了开展欣赏、创作儿童诗的活动构想。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王宜振写的儿童诗《初春》。
二.作者简介:
王宜振  1946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少年月刊》杂志主编。1966年中学毕业,1968年回乡劳动。1970年在陕西黄龙县当教师。后又任公社党委文书。县委宣传部干事,1978年调《陕西少年》杂志社当编辑,现任该刊(已改名为《少年月刊》)主编。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1976年开始,出版有《秋风娃娃》、《献给少男少女的诗》、《少先队之歌》、《笛王的故事》、《绿太阳》、《21世纪校园朗诵诗》等著作多部。曾获陕西省蓓蕾文学艺术奖、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