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30个字。
格列佛游记 
[英]约拿旦·斯威夫特 著
时代背景: 
  18世纪的英国,政治上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经济上资本的原始积累规模越来越大。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启蒙作家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残余,也批评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端。18世纪,英国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现实主义小说。重要作家有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斯摩莱特和菲尔丁等。以斯泰恩为代表的英国感伤主义文学也产生过重大影响。感伤主义文学同情不幸者的遭遇,醉心人物感伤心理的描写,置感情于“理性”之上,喜用的体裁是哀歌、旅行记和书信体小说。感伤主义文学对欧洲大陆和后来的意识流小说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约拿旦·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靠叔父抚养长大。1686、1692和1701年分别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学士学位、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和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此间曾任邓波尔爵士私人秘书、英国国教会教士以及乡村牧师等。1710年到1714年为托利党内阁大臣主编《考察报》,托利党人失势后,他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作圣帕特尼克大教堂的副主教。斯威夫特以大量政论和讽刺诗等抨击地主豪绅和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受到读者热烈欢迎。而他的讽刺小说则影响更为深广,所以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斯威夫特是讽刺作家,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同情爱尔兰人民的痛苦生活,反对英国政府的专制,最著名的作品是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 (1726)。小说中,船长格列佛叙述了他4次航海中的奇遇。在小人国里,格列佛先是成了俘虏,后又卷入两个小人国之间的纷争。在大人国,国王爱好和平,厌恶战争。在飞岛国里,作者通过对飞岛的奇幻描写,讽刺了英国对爱尔兰的殖民政策。最后,格列佛来到贤马国。马是这里具有理性的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