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400字。
2007年梧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传颂 传诵一时 安详 寓教于乐  B.陷井 出奇致胜 范畴 流言斐语
C.妥帖 物事人非 奇葩 惹是生非  D.针贬  再接再励 严厉 触目惊心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身教重于言教”,是为人父母者应当牢记的原则。如果做父母的平时言行举止文明得体,那么,上行下效,孩子们也会成为彬彬有礼之人。
B.俗话说“三月天,孩儿脸”,下午两点多,整个城市上空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
C.走进这个新开发的景区,只见瀑布叠挂,溪水纵横,飞短流长,甚是壮观。
D.这事你现在还做不了,不要勉为其难。以后努力学习,长了本事,干这事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考古学家在清理墓穴时,搜集到大量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核等是用石英沙岩打制而成的。
B.综观20世纪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而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最重要的最具潜力的因素。
C. 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提高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D.小赵到王教授家,请他把自己将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论文再审校一遍。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一直面临着三个基本矛盾:人自身的矛盾、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                                  
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宫——我国的故宫,其核心建筑三大殿的名称,集中反映了这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②这三个殿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
③化矛盾为和谐,始终是中国人的梦想与追求。
④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
⑤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
⑥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
A.③①④⑤⑥②     B.①③⑤④⑥②    C.③①⑤④⑥②    D.①②④⑤⑥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汉字的魅力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埃及圈、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圈、中国圈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发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因此,无论是汉字的发展史,还是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都足以令中国人感到自豪。
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发展前景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议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审视汉字的发展历程。在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简洁明晰的梳理后,那些对汉字抱有成见的人就会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还为时尚早。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平原,传播至东方的朝鲜、日本和南方的越南。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