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30字。
别样的解读,昭示我们的责任
——《致青年公民》阅读训练
设计:江苏省滨海中学 葛秀华 吕湘连
[设计意图]
这是诗人郭小川1955至1956年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写的七首组诗中的第一首,采取了当时流行的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诗”的诗的形式。是一首颇具号召力、影响力的政治抒情诗,化小我为大我,充满强烈的革命责任感,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诗人怀着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火一般的战斗激情,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献上了这首气势磅礴诗篇,号召和鼓励青年积极呼应时代的召唤,投入火热的斗争,勇敢地挑起革命重担,完成先辈未竟事业,为改造祖国的山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现当代诗歌,现在在高考中暂时不再考查,但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不考。因为现代诗歌就其鲜明的时代性和积极的主题而言,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学习,学习现当代诗歌既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还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同时对于高考语言运用题和作文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于同学练仿写和作文语言的精炼都有好处。
就这首诗歌而言,号召广大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大业中去,但就今天而言我们从中要学习的是台湾一中学校长高震东“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精神。对我们中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因此,我把这个阅读主题就定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可能是与教材的主旨不一致,但我想“责任”二字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所以我设置的阅读实践都是围绕“责任”二字而来的。
[课后伴读一]
向困难进军
——再致青年公民
郭小川
骏马
在平地上如飞地奔走
有时却不敢越过
湍急的河流;
大雁
在春天爱唱豪迈的进行曲,
一到严厉的冬天
歌声里就满含着哀愁;
公民们!
你们
在祖国的热烘烘的胸脯上长大
会不会
在困难面前低下了头?
将军的沉重的声音
在我的耳边震响了:
“问题很简单——
不勇敢的
在斗争中学会勇敢,
怕困难的
去顽强地熟悉困难。”
呵呵
这闪光的话
象雨点似地打在我的心间。
那么,同志们!
让我们
以百倍的勇气和毅力
向困难进军!
不仅用言词
而且用行动
说明我们是真正的公民!
在我们的祖国中
困难减一分
幸福就要长几寸,
困难的背后
伟大的社会主义世界
正向我们飞奔!(有删节)
主旨点拨
它既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又是一首宣传鼓动诗。诗人采用充满革命激情而又富于鼓动性的语言,向人们揭示时代生活的真谛,召唤和鼓励青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敢于“向困难进军”,勇于“投入火热的斗争”。
1. 诗歌的开头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 在诗歌中,作者认为遇到困难应该怎么样?
3. 诗歌的结尾作者采取了什么表达手法,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