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富有文采和表现力的语言是就如文章的外衣,不可缺少。本设计针对多数学生用语贫乏而苍白的缺点,依据新课标课堂活动性、训练性、开放性、实践性、人文性的原则,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按照“话题激趣——明确说话目标——反馈训练——实战练习——写作实践”的活动程序层层深入,注重由说到写的能力迁移,力求发扬学生说与写的个性。
实施过程
一、 话题激趣:
由学生任选一话题,说一小段话。
1、 硬币落地演示:教师出示硬币数枚,让学生仔细观察硬币下落的整个过程(包括硬币下落的位置、落地时发出的声响、落到地面时的状况),具体描绘整个过程。
2、 假如你现在站在讲台上,心中紧张万分,请你把当时的情景给大家描绘出来,注意细节和感觉的描绘。
3、 请你抓住“升旗”这一情景描绘一番。
此时教师示范点评。
二、 明确说话目标
能够吸引人的说话与写作不能少有
1、 语言的连贯性(用一些关联词语,使语言表达富有连贯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语言的文学色彩(多用修饰语,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 反馈训练
1、 运用关联词,训练说话写作的连贯性。
① ……不是……而是……
② ……既是……又是……
③ ……又……又……
④ 要想……必先……;要想……必先……;要想……必先……
2、 巧妙恰当地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等)句(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使叙写对象清晰完整,形象逼真。
①小猫闪着两颗大眼睛。
②她的歌声优美动听。
③我看见一位小姑娘,长的很瘦,穿得很差。
④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