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000字。
2007中考语文语言积累运用练习
一、仿句练习
1、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述自己的思想感受。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解析】例句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联想与想象,既写出自己对特定环境下花的思考与感悟,又写出了较深的哲理,引人深思,
(参考答案:笼中的鸟!你安于供奉时,自由就没了。/破茧的蝶!你炫耀环舞时,死亡就近了。/飘落的叶!你化作春泥时,生命就延续了。/老师手中的粉笔!你粉身碎骨时,思想就被点亮了。/水中的萍!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山顶的松!你挺直腰杆后,根基就牢了。/井底的蛙!你越身地面时,眼界宽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
2、 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若只因为……就……,无异于……)仿写,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
一本书,若只因为是由大出版社印行的就去买它,无异于买一套由好裁缝缝制的却并不一定合身的衣服。
【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运用句式和修辞的能力。这种题有三个突出特点:①没有规定话题,可以任意选择,但应注意“一本书”三字,暗示话题应选择某一人或事物。 ②给出了句式要求,要按照 “若只因为……就……,无异于……”的句式仿写。从句式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第一个分句是一个因果关系的紧缩复句,第二分句还存在转折关系,仿写的句子应该符合这个要求。③从内容上看,是对人们某种思想认识或行为的批评否定,这种思想认识或行为具体表现在只看现象不看本质,仿写的句子也要与这个意思吻合。④针对这种思想认识或行为进行评价时,要运用一个比喻来类比,比喻也应该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这样,答题自然就比较准确了。
【答案】1.一个人,若只因为是经常出入于某高等学府就对他崇拜,无异于见庙中泥胎就跪拜但并不一定是叩拜真神。2.对某人,若只因为有著名学府的文凭就认定他是才俊,无异于见鱼目是圆的就珍视却并不一定是珍珠。
3、仿照例句“假如生命是…,不要…,要…”的句式,写一个类似的句子。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雨海风中奋斗搏击。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仿用句式”,兼顾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本题给定的语句形式是二重假设复句:第一层的分句是一个判断形式的喻句,本体已经给定为“生命”;第二层的两个分句是“要”“不要”引进的并列关系。对第一层的分句喻体的选定要慎重;第二层并列关系的两个分句系对第一层喻体的解释。
示例:假如生命是鹰,不要畏惧困难,要张开翅膀在碧海蓝天中自由翱翔。
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抬起头颅在狂风暴雨中顽强拼搏。
假如生命是梅,不要惧怕寒冷,要奋勇怒放在冰天雪地中傲视风霜。
假如生命是水,不要故步自封,要摧山坼地在广阔大地上恣意流淌。
4、根据例句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另外仿写句子。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解析】 这是一道自选话题的仿写。品读所给例句,我们能看出以下特点:一是全句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歌颂了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二是例句是一个二重复句,第一层为并列关系,第二层为转折关系(有标志词“却”)。我们做这道仿写题时可不考虑所写句子的内容,因题干无此项要求,但整齐的排比句式、活泼的拟人手法则必须用上,且句间关系也一定得跟例句一致。否则,便会被视为不合要求。(仿写示例:青春无语,却焕发出活力,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春雨无语,却滋润着大地。)
5、依照例句,续写一个句子,与例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
【解析】所给语段的中心话题是谈人生的意义,仿写句与前面两个分句构成的排比,从内容上说,要具体阐释“奉献’的内含。通过分析,我们可看出例句形式上的以下特点:都是假设复句,用了关联词“如果……就……”:都是借助比喻(暗喻)对奉献作了形象的阐释。我们的仿写,必须得扣住这些特点。(仿写示例: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 绿意、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装点一分春色。)
6、作者说:阳光是一种语言,它和树叶攀谈,和鲜花对语,动情地向人们倾诉,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力量。还有人说:阳光是跳动的旋律,将七色幻化为七个美丽的音符,在大地上谱写着动人的乐章。你想把阳光比喻成什么呢?请写句话表达你对阳光的感受。(2003年安徽省中考题)
【解析】:“阳光是一种语言”、“阳光是跳动的旋律”,这样的比喻不仅贴切,而且鲜活,既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温柔、明媚、给人希望与生命活力的特征,又细致地表达出生命个体对于阳光的独特体验。参读例句,我们就不能不动脑筋地写一些陈旧的、俗套的比喻,而应该力求写出有创意的比喻。本题对考生思维的创造力和感受的新颖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答案示例:①阳光是美丽的油画,将变幻不定的七色定格在记忆的画框中,成为永远的回忆。②阳光是灿烂的微笑,它用温情融化坚冰,以坦然直面人生,让人平添信心和勇气。)
7、 、阅读下面一段歌词,完成题目茫茫人海,漫漫大路,你我相遇,成为知己。知己就是,走累了一起扶助;知己就是,走远了一起回顾。请根据上面画线的两个句子的结构,以“知己就是”开头,仿写两句:
“知己就是,痛苦时一起倾诉 ;”“知己就是,快乐时一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