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40个字。
七年级语文(下)第十五课导学稿
15  孙权劝学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2 课时     主备:胡芳华   审核:陆雪芳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能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3.文学常识。
(二)、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和课堂训练来提高理解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能从文中得到有益的体验和启示。
学习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积累文言词汇,能够准确直译文章。
学习难点:
能把所学文言知识系统化,并运用的课外文言文阅读中。

一、学习导学
1.找出文中读不来和不理解的字,写在下面,并借助工具书弄懂该字的音、形、义。
2.解释下列字词。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务:事务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四书五经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书》《礼》《易》《春秋》
邪:通“耶”  涉猎:粗略的阅读  见:了解  往事:历史  
及: 到……的时候   过:到    才略:才干和能力  非复:不再是 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     见事:认清事务
3.自己查找资料,了解鲁肃、吕蒙、孙权的相关信息并整理记录在下面。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4.查阅有关《资治通鉴》的信息,自己整理并记录在下面(可从该书的作者、写书目的、价值、内容或世人对该书的评价来整理归纳)。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5.《孙权劝学》中出现了两个沿用至今的成语,试着把它们找出来,并说说看你还知道哪些出自《资治通鉴》的成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