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4420个字。
2006-2007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人教版)
考生注意: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评卷人
一、积 累 与 应 用(1—4题 共15分)
1.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2分)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孟子·鱼我所欲也》)
2. 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空1分,共4分)
①《鱼我所欲也》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 。
②古诗词中,有许多表达作者理想抱负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3. 根据要求填写恰当内容。(4分)
面对摆在桌前的“初中毕业留言册”请把你的千言万语借用中国古诗词表达出来:
, 。
4. 根据提示,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5分)
书名作者主要的人物游历的国家历险后回 讽刺的内容
到的国家
《格列佛游记》
得分评卷人
二、阅 读 理 解(5-23题 共7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26分)
舜发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选文的题目是 ,作者是战国时期的 (人名)。(2分)
6.文章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句子。(4分)
7.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4分)
A.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
B.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9.选文首段列举的几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作者写这些人物有什么作用?(4分)
10.请你举出能证明本文观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一例。(4分)
11.《孟子》语言精炼,有很多成语出自本书。请写出两个并解释其现在常用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