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有幻灯片53张,配套教案及完整地练习。教学思路明晰,教案设计严密合理,注重学生领悟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赤壁赋   苏 轼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一些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鉴赏本文景、情、理的交融和语言运用的妙处;
3、了解“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4、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所表现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5、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2、体味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的交融的特点;
3、把握文章主旨,背诵全文;
四、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课题导入:鉴定竞猜(详见课件)
学习新课:
作者介绍:
1、苏轼生平: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神宗嘉佑二年(1057年),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
  嘉佑六年,授为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