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00字。注意话题作文的隐性限制  
洪培欣  --------------------------------------------------------------------------------
注意话题作文的隐性限制
注意话题作文的隐性限制 (作者姓名不详)
“话题作文”重在发散学生思维,以求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里,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其具体特点主要表现为“五性”: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灵活性,文体的多样性,表达的技巧性,构思的创新性。修订的语文科《考试说明》强调:“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错误的应试思想的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将会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当然,仍然有多种文体供考生选择……限制主要是内容上的限制。”此句中所谈的“内容上的限制”,其实经常表现为“隐性限制”。尽管高考作文不再在“审题”方面为难考生,就2001年高考江苏省的应试作文来看,写走题只占万分之一,但是偏题现象还为数教多。有些考生简单认为,反正“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便东拉西扯,敷衍成文,这其中与考生没有很好地把握话题材料中“隐性限制”有关。本文试就话题材料中的“隐性限制”问题予以例谈。 
〖话 题〗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谁能解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解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前,不假思索,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 倍的波斯帝国。 
据以上材料,请就“方法”或“魄力”等方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编故事,亦可阐述观点;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话题剖析】有些材料我们分析时应从根本上找原因。“国王葛第士在战车的轭上打的结,持续几百年没有人能够成功地解开。”说明这个“结”按正常方法确实难以解开,可是别人之所以解不开,还是因为没有想到像亚历山大那样用“砍”的超常规方式来解决问题,受了“解”的思维定式的限制;另外,按照“国王葛第士”的预言,惟有能解开此绳解的人方“可以征服亚洲”,征服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姑且不论目的何在,至少需是有魄力的,亚历山大的“砍”不正说明这一点吗? 
〖隐性揭示〗 1、尽管写作要求中强调“就‘方法’……为话题”,但亚历山大没有按照传统“解”的方式,而是突破传统、打破定式思维,创造性地用“砍”的方法,因此,写作中不能仅仅浮于“探讨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和途径”,还应重点强调“培养与发挥‘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命题者正是切中近年来教育中倡导的“创新教育”而命题的; 
2、命题要求是“就‘方法’或‘魄力’……为话题”成文,命题者的意图很明显——只谈一方面。而有些同学下笔就谈“方法”与“魄力”两个话题,东拉西扯。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对学生提出“一篇文章同时谈两个话题”的要求。 
〖话 题〗 
罗杰•罗尔斯在他就任纽约州长的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段话:“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直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原来,罗杰上小学时不与老师合作,却很迷信,校长给他看手相,说罗杰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从那天起,纽约州的州长就象一面旗帜,伴随着罗杰四十多年。51岁那年,他真的如愿以偿了。 
请以“信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