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40个字。
课文标题:示儿
作者:陆游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学懂《示儿》的诗意,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2.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情趣。
3、感受<示儿)诗中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吟诵古诗,通过自主学习,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想像诗歌内容,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过渡语:对于陆游,大家并不陌生,他85岁临逝世前夕,作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也是最感人的诗,这是他名垂千古的遗嘱。我们今天学习他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书课题:示儿)
2.提问:我们在以前学习古诗,请回忆我们是从哪几方面学习的?
引导学生回答, ①学习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②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等。
二、揭示诗题,介绍背景
1.读题质疑。
①说说“示”的意思;(告诉、告知)
②问:根据题目引导学生答出:谁告诉儿子?告诉什么给儿子?为什么告诉儿子?
2.读“预习”,简介作者陆游和他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
【陆游身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簪缨世家,少有才名。 孝宗即位,特赐进士出身。乾道二年(1166),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先后入王炎、范成大幕府,襄助军务。六十六岁后遭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85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为一件事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诗篇,与世长辞。
3.引导自学。
(1)低声自由吟诵。
(2)以小组为单位议论诗中不懂之处。
(3)教师点拨,课件出示:
元:通“原”,本来;但:只;定:平定、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