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30个字。
《绿》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多角度、细致描绘景物的方法。
2.  学习作者新颖贴切的比喻和叠字的运用。
3.  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 
1.    多角度、细致描绘景物的方法。
2. 新颖贴切的比喻和叠字的运用。
3.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美文,极精致、极细巧,对于这一类精致的美文,我总是认为,非诵读不足以感悟其美,因此,对于此文的教学,我的教学设想是,整节课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始终,以读促讲、以读促解、以读促悟、以读促写,让诵读成为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
教学实录:
师:(打开多媒体,显示绿的图片。)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如果让你用一句古诗词来描绘这幅画,你能想到哪些诗句呢?
(生答)
师:是啊,这满眼的绿意,撩拨着诗人们的情丝,也牵动着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思绪。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绿是如此的多姿多彩,那么,在现代作家的笔下,绿又具有什么样的风采呢?下面,我们就和朱老先生一起,去同游梅雨潭,品味那醉人的绿吧!
师:首先,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作者。
    (生齐读作者简介)
师:著名散文家郁达夫曾这样评价朱自清:“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我们曾在朱老先生的《春》这篇散文中领略过他那诗情画意般的美,那么,《绿》这篇散文,是不是也具有这样一种诗意的美呢?下面,就请大家在老师的范读中来感受一下文章的美。
(师配乐范读)
师:大家感觉到文中景物的美了吗?
生:(齐答)感觉到了。
师:作者与你有着同样的感受,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
生:(异口同声)惊诧。
师:作者惊诧于什么呢?
生:惊诧于梅雨潭的绿。
师:那,作者是如何来表现梅雨潭的绿的呢?是一开始就描写梅雨潭的绿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