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080字。
200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集锦(一)(二)
泉州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2.翻译句子。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译文: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 
3.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答: , , , 。
4.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 
5.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 。
B、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多义词。
①自南海还( ) 望桓侯而还走( )②蜀之鄙有二僧( ) 肉食者鄙( )
③西蜀之去南海( ) 去国怀乡( )
2.翻译下列句子。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本文引用 的故事,意在阐述 的道理。
4. 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吾 资 之 聪 倍 人 也 吾 材 之 敏 倍 人 也 屏 弃 而 不 用
其 与 昏 与 庸 无 以 异 也。
参考答案:1.B 2.略。(应注意“故”“寄”“所以”“职分”等词义的解释及句意翻译的通顺)3.“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4.报先帝忠陛下
5.例:空城计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B)
1. ①回来 掉转(回转) ②边境 目光短浅 ③距离 离开2.①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②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穷)和尚吗?
3.蜀鄙二僧(去南海) 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意思对即可)4.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襄樊卷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①可爱者甚蕃 ( ) ②亭亭净植( )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