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2张,教案约2250字。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
常州市朝阳中学 吴国旺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和线索。
2、 通过话题表达、质疑语句、漫画赏析理解文意。
3、 通过交流研讨谈总结学习收获。
教学重点:理解文意
一、听讲述,谈感受,导入。
讲述:一幅儿童画,画的是一个鱼缸,里面游动着六条漂亮的大尾巴金鱼,周围围着六只眼睛发亮的小猫。面对这幅画。
一个大人在想:六比六,还省得打架。
画下的孩子题字:——“太美了,舍不得吃”!我们一起玩吧!
师:这一情景对你有什么感触?
生:纷纷谈感受……
师:确实,同样一件事在成人的眼里和孩子的眼里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认识,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今天我们就带着探究孩童世界的心理一起走进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这篇文章是丰子恺先生为《子恺画集》写的序,作于1926年圣诞节。画中画的都是他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情景。
三、读文章
要求:1、轻声读文章
2、边读边思,贯穿全文的两种基本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分别用文章中的两个词语概括。
生:读文章。读后,同桌交流。明确:一种是对孩童率真、自然、童趣的憧憬和向往。一种是对孩子们长大后将失去童心的淡淡的哀愁。两个词语是:憧憬、悲哀。
四、再读文章,读出感情。
要求:1、全文都采用较慢的语速
2、第1小节用伤感的感情基调来读,读出哀伤,读出无奈和感慨。
3、第2——3小节,要娓娓道来,读时要流露出你对孩子们生活的憧憬。就像这是你自己写给孩子们的文章,现在正读给孩子们听,来征求孩子们对你文章的意见。
4、4——7小节,读出像对孩子做错事的忏悔。
5、读8——11小节,就如你已经是个成人了,对现实很不满,对童年很怀念,希望孩子们能珍惜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