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00字。
湖南师大附中2007届第八次语文月考试卷
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时量 : 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 分,每小题3 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学者指出,根据历史事实,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渐(jiān ) ”从未中断过。
B .从互联网或其他计算机上获取信息并装入到某台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装置上叫下载(zǎi)。
C .细菌(jūn)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和动植物体表及消化道等处。
D .“两会”上有些代表、委员呼吁出台物业税,期(qī)望物业税能成为房地产业发展的“稳定器”。
2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个笔耕不缀的文学家,劳伦斯一生致力于揭露工业社会的敝端,他认为工业化是人的力量日益委缩的罪魁祸首。
B .1952 年中国高考制度的建立,受到了科举考试传统的影响和抗战初期统一招考的启发,同时也是考试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所至。
C .江南不仅出才子佳人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如果我们流览一下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会谙知,江南还是英雄倍出的地方。
D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浓墨重采,自当重视;而次要人物在表现主题、渲染气氛等方面也占据着重要位置,不可小觑。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两岸统一是关于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每一代中国领导人都会将其纳人决策程序。
B .“一个政党要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
C .连一把破旧的竹躺椅祖父都不肯扔掉,我想,这是老人特有的抱残守缺的心理,可以理解。
D .《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 规定,对重大食品案件,公安部门要及时立案侦察。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当今存在的人与自然的矛盾较之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更为复杂,它小仅关涉自我与他人,而且涉及民族、地域之间的矛盾。
B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之一对于学生积累语、增强语感大有好处,其重要性众所周知.
C .针对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D .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要依法保障学校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的各种检查行为,严禁向学校收费、罚款、检查、摊派。
5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细看这妇女,不过三十二、三岁,衣衫褴褛,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B .人人――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他应当结婚!
C .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反映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的心理。
D .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的化身,(其实,指的是晨曦和朝霞),是希腊神泰坦的女儿。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一9 题。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上世纪90 年代以来,政府和学者们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旗帜下,越来越有共识地认识到,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为此提出人类社会的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即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因此,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
循环经济把经济系统看作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认为传统工业社会是一种线性经济,这种线性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系统高强度地把物质和能源从生态系统中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抛回到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既是“原料箱”又是“垃圾箱”。线性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垃圾,同时通过逆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