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50字。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一】《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一、文学知识填空。
1、本文选自《 》。晏婴,春秋后期齐国著名 家。
二、给加点字注音。
诣( ) 枳( ) 曷( ) 缚( )
三、解释加点字。
⑴晏子将使楚( ) ⑵习辞者( )
⑶何坐 ( ) ⑷坐盗 ( )
⑸吏二缚一人诣王( ) ⑹齐人固善盗乎( )
⑺叶徒相似 ( ) ⑻其实味不同( )
⑼所以然者何( ) ⑽圣人非所与熙也( )
⑾寡人反取病焉( ) ⑿晏子避席对曰( )
⒀为其来也 ( ) ⒁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四、翻译句子。
⑴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⑵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⑶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⑷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⑸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⑹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⑺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3、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课外】晏子谏因鸟杀人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一、晏子的本意是 景公,说他 。但是晏子却以 烛邹的姿态出现。这种以 的语言进行讽谏的方式方法,易于被人接受。
二、景公听了晏子列举烛邹“罪状”的一番话后,说:“ ”,从这可以看出景公是个 。
三、请简单谈谈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不杀烛邹的原因。
四、请解释文中三个“使”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