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4250字。
2006八 年 级 语 文 期 中 试 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拼音与书写能力考查(5分)
1、请将下面成语,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并根据材料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正 jīn 危 坐 冥 思 xiá 想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
(一)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2分)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B.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千里称也
D.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8分)
阅读《五柳先生传》中一段文字,完成下面三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每有会意 ( ) ⑵亲旧知其如此 ( )
⑶衔觞赋诗 ( ) ⑷晏如也 ( )
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
⑴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⒌对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三)古诗文默写考查(10分)
6.填写下面诗文的上句或下旬,并填写相应的作家或作品。
(1) _____________ 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2)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个晋代人典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此事古难全”一句,其中“此事”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赤壁》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楚有祠(1)者,赐其舍人(2)卮(3)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1)祠(cí):祭祀;(2)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3)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