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00字,高考考前指点,效果不错。
古诗文鉴赏初探
遵义第二中学李德亮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有两点: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把它分解开来,具体要求有五点:
1.         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2.         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3.         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4.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5.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2006年全国题(乙)卷还出现理解诗歌层次的题,值得注意。
从历年高考诗歌鉴赏和鉴赏训练中失误的原因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读懂诗意。尽管诗歌鉴赏考查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读懂全诗是前提,有时甚至是关键,考生往往在这方面有所失误。
2.不具备相关知识。鉴赏包括理解、分析、综合、鉴别、评价,似乎都是能力层面的东西,但是,准确的鉴赏一首古代诗歌,相关知识的积累必不可少,否则,会影响鉴赏的正确性,甚至无从展开鉴赏活动。
3.不会借助语境。解读古代诗歌的某些词句,有时需要借助语境去理解和推断,如果就词解词,就句析句,很容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甚至完全解错。
4.不能准确把握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区别,以乐景写悲情与整首诗的悲与喜的情感区分等
5.不会推敲题目。高考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鉴赏题,题干的措辞一般都是准确严密的,考生答题时需要仔细推敲,抓住要点,马虎不得。
6.答题经验不足。应试是一门学问,需要专门的经验,诗歌鉴赏也如此。如果训练太少,没有形成经验;或者不注意总结,没有积累经验;或者平时不太在意,轻视答题经验,这都可能导致考试中不能准确而迅速的答题,甚至出现失误。
7.不会恰当表述。目前高考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鉴赏题,仍以简答题为主。考生有了正确的解读,但不会恰当表述,不能算进行了完整的鉴赏。考生表述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不够准确,内容笼统,缺少分析,或者没有中心句。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  刘辰翁
薄命佳人,情钟我辈。海棠开后心如碎。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
恨不能开,开时又背。春寒只了房栊闭。待他晴后得君来,无言掩帐羞憔悴。
[此诗写于南宋覆亡之前]
要求:(1)词的上片是从什么角度写海棠花的?
     (2)全词借“雨中”的“海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所以今天我想针对性地就鉴赏训练中失误原因的几个点谈谈具体的解决办法。
诗歌鉴赏,无论从哪个角度命题,无论考查哪一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整体理解一首诗的内容和形式,都是解题的基础和前提。一首诗的内容,具体指描写(记叙)的对象、创造的意境、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表现形式,具体指诗歌体裁、脉络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结合学生诗歌鉴常中的现象,我谈三个问题。
一、读懂诗歌含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