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00字。
高考作文隐喻型话题的审题与立意
话题作文发展到今天,好题目层出不穷,学生习作异彩纷呈。充分体现了话题作文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各显神通大胆发挥的初衷。不过,在淡化审题难度的同时,也有一些话题让学生难以适应,隐喻型话题就是其中的一种。
所渭隐喻型话题,是指话题的引导材料或用比喻性故事,或用寓言故事,从中概括引申出话题。话题或过于抽象,或受材料的束缚较大,让限时作文的学生感到为难。比如2004年江苏版高考作文题就让广大学子大伤脑筋。有考生回忆说,当时冥思苦想了半天,仍然不得要领,只得东拼西凑了800字。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作文话题。
水有水的性格一一灵动,山有山的性情一一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个作文话题之所以有难度,不仅仅因为材料与话题之间少了一段提示性过渡文字.还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比喻型话题。
再比如下面这则作文材料。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请根据这首诗的含义,以“珍珠”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本则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话题“珍珠”。这也是一个隐喻型话题。
隐喻型话题的题面是一个喻体,我们必须找出相关的本体,再依据材料立意谋篇,写成文章。如果仅仅就隐喻型话题的字面义去立意,角度狭窄,立意单一,思维受到束缚,无法驰骋思想的野马,点燃灵感的火花,写出的作文一定文思枯竭,内容肤浅,而且多人同题写作,所写文章必然大同小异,不可能有什么好作品。
那么,隐喻型话题应该如何审题与立意呢?
第一、要理解隐喻型话题和材料的深刻内涵
作为隐喻型话题,内在联系复杂,内涵丰富深刻,要借助对材料的分析,理清这种复杂的联系,挖掘其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才能充分搞清命题者的意图,审清题旨,确立中心。
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个话题为例。山和水都有性格:水灵动、睿智,穿行于山谷之中,冲击低矮的坎坝,绕过高大的山崖,奔向大海,任何复杂的地势都阻挡不了它。在任何拦路石面前,不逞一时之勇,权变是它的特点。当然,风平浪静也罢,波浪滔天也罢,水永远是“蔚蓝”的一一这是它不变的性格。山沉稳、刚勇,任凭狂风吼叫,沙尘蔽日,暴雨倾盆,大雪纷飞,山自岿然不动。这是一个勇者的形象,敦厚却不呆板:春天山花烂漫,夏日绿阴匝地,秋来枫叶似火,冬至白雪皑皑一一异彩纷呈,变化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