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8020字。
郑州外国语学校2006-200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郑州外国语学校:陈敦贤
(时间:120分钟 分数:100分 第I卷答案涂机读卡上,第Ⅱ卷做在答题卷上)
第I卷(共30分)
一、(12分,第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间(jiān)或  不更(gēng)事   讪讪(shàn)  喁喁(yóng)
B.畏葸(xǐ)   髡钳(qián)    谄媚(chán)  匍匐(púfú)
C.竹篁(huáng) 惴惴(chuǎi)    牲醴(lǐ)    癸丑(guǐ)
D.激湍(tuán) 黑黝黝(yōu)   形骸(hái)  新正(zhē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讥诮  隽永  烦厌唾弃  战战兢兢  淋漓尽致
B.  噩梦  桌帏  息交绝游  神往倾心  没精打彩
C.  蹙缩  俨然  咀嚼赏鉴  沸返盈天   经久不息
D.  幽微  钝响  事理通达  蹩进卧室  残羹冷灸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祝福》写于1924年,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后收入小说集《彷徨》。
B.沈从文是现代小说家,他的小说取材范围广泛,但以写湘西一带的风土民情而见长。语言流畅,形式多变。
C.《归去来兮辞》选自《晋书·陶渊明传》,陶渊明,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著名的田园诗人。
D.《兰亭集序》选自《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冠以书家的最高称谓――“书圣”之称。他的书法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
A.  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主题,使得金庸的小说具有大气、深沉。
B.世界上文字的种类很多,书写也都有工拙美丑之别,但真正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不断有人开宗立派,各呈异彩而蔚然成为书法艺术的,却只有汉字。
C.孩子逐出校门,实质上等于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把他们变成社会边缘人,甚至可能一辈子进不了主流社会。
D.尽管我怎么发问,怎么催促他指出我可能存在的错误,可是他就是闭口不开。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l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周作人与鲁迅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种制度那一个阶段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环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与鲁迅相比呢?
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而鲁迅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式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