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0字。07高考诗歌鉴赏讲座
第一讲 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及近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例析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2、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讲授,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消除对诗歌鉴赏的神秘感,增强诗歌鉴赏兴趣。
2、讨论法。刚开始进行诗歌鉴赏,会有一定难度,组织有效地讨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3、练习法。通过一些经典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规律。
课时安排:9课时。
课堂类型:复习课。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复习近两年的诗歌鉴赏高考题,明白《高考考试说明》中关于诗歌鉴赏部分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我们可以不够富有,但精神不能贫穷;我们可以不够渊博,但思想不能浅薄。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读诗。孔子教导弟子时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而且他还批评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可见孔子对《诗》的重视。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古诗更是文学艺术的瑰宝。经常阅读古诗不但可以让我们认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而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使同学们在今年6月的高考中轻松拿到那本该属于你的8分(2005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赋分已升至8分)。
二、熟悉《考纲》
1、《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E。
2、《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阐释:
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对诗歌中词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也就很难谈得上对于整首诗作分析和鉴赏。
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一定的思想,高考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查,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能力。
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诗歌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处境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就不同。古代诗歌阅读,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文学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