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十五个语段,约7040字。
中考冲刺·古文阅读(其二)
(十六)
马之千里者,一食①或尽粟一石。食②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③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④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对上文第一段中的四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和②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B、①和④读音不同,含义不同。
C、②和③读音相同,含义相同。 D、③和④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2、《马说》托物寓意,抨击当时“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没有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第二段,你认为他主张怎么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
3、《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问号(?)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十七)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任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1、用“/”标出下边句子的朗读停顿。(只要标两处)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2、总写舟尾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是: 。
3、写出两句其他诗句中与船有关的诗句。
其一: 。
其二: 。
(十八)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以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1、翻译“由是感激”的“是”字所指代的内容。 。
2、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的是( )
A、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B、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C、北定中原,庶尽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选出与“故五月渡泸”的“故”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桓侯故使人问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既克,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故克之。
4、选出加点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临崩寄臣以大事
B、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C、遂许先帝以驱驰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