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7大题,约9100字。
深圳实验学校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说明:1、请考生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在指定区域作答;
      2、本试卷共14页,第11页至第14页为答卷(需上交)。
第Ⅰ卷
一、名句名篇默写(共三组,每组只选答1小题,共选答3小题。7分) 
①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②画栋朝飞南浦云,           。闲云潭影日悠悠,                 
(王勃《滕王阁诗》)
③为将之道,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
(2)                                           ( 苏洵《心术》)
④江流有声,                。山高月小,               。
(苏轼《后赤壁赋》)                                 
⑤ 列举韩愈的散文名篇3篇         、          、            
(3)                                                   
⑥列举欧阳修的散文名篇3篇         、          、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个字有怎样的意味?(4分)



   (2)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行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比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天,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王右丞集笺注》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4分)
(1)与山僧饭讫而去                。
(2)辄便往山中                    。
(3)憩感配寺                      。
(4)多思曩昔                      。
2. 下列译句不确切的一项是(    )(3分)
A.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你正在温习经书,不敢冒昧地去打扰。
B.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晚上攀登华子冈,只见辋水水面泛起层层波纹,水中月影也随波上下。
C.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村子里夜晚捣米的声音与寺庙中疏朗的钟声交替传来。
D. 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
   这地方并不远,希望你能与我一同去游玩。
3. 对本文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文中第二段是写作者与朋友夜晚同游的见闻。
B. 本文对景物描写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C.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几句,描绘出想像中的春天美景。
D. 全文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8分)
醒心亭记     
               曾 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涯:水边。
B.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               滋:滋扰。
C.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憾:怨恨。
D.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殁: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