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重一、二、五单元,答案解释详细
共23小题,约10300字。
广水市一中2006-2007学年度下学期
期 中 考 试
高二 语文试卷
命题人:李雄军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3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114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案做在答案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敕(chì)造 打烊(yàng) 便(biàn)宜 茕茕(qióng)孑立
B.蹩(bié)进 丛冢(zhǒng) 偏裨(pí) 河清海晏(yàn)
C.瘐(yǔ)毙 央浼(měi ) 惭祚(zuò) 宸(chén)翰之宝
D.惫(bèi)懒 挑衅(xìn) 绦(tiáo)虫 面面相觑(qū)
2.下列词语中字形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A.慰藉 瘦消 冥玩不灵 老态龙钟
B.狼藉 寒碜 无精打彩 自惭形秽
C.干躁 丰韵 逆情背理 不醒人事
D.家俱 笑靥 犄角之势 原气大伤
3.下列括号里的成语与画线处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 )
A.学外语要细水长流,如果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是学不好的。(一曝十寒)
B.我不喜欢这样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
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
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咎)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一次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内阁要员屡次否认侵略战争历史,对于饱受侵略战争祸患的中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B.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C.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楼虽然造价达1.4亿元,并获得“鲁班奖”, 但学生却反映这栋楼自从去年夏天就开始渗水,不少实验室的墙面也出现了裂缝。
D.当今社会生活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化的短期行为,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的成长和发展,对整个社会遗害无穷。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呀,”路瓦栽说:“这里有点东西给你。”
B.还是儿子巧,声明“白骨精不是妖怪变的,是白骨精变成的妖怪。”才算没有错到底。
C.如果他再向大家夸耀,岂不成了笑话!甚至刻薄些的人还会吊他的背筋:“嗳!连‘漏斗户主’也有油、粮卖油绳了,还当新闻哩!”还是不开口也罢。
D.住宅的寒伧、墙壁的暗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
杨叔子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科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我们的活动越符合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就越人文,就越善。所以,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因而人文不同于科学,人文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化的,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这既包括研究方面,也包括研究成果应用的方向。20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众所周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采用基因技术,将人与黑猩猩进行某种杂交,肯定会出现一种新的生物,这种新的生物是否比人更聪明、更健康?这绝对是一个科学问题,但绝对不能进行,绝对比起克隆人还更反“应该”、反伦理、反人类。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
人文是求善,但人文不能保证其本身基础正确,可能事与愿违。“应该是什么”的“应该”一定要合乎“真”。据说,过去在我国某沙漠地区进行绿化,绿化自然“应该”;然而,当时并没有弄清沙漠下面水的情况,谁知该处水不多,树种下去开始游说,蓬勃生长,一旦此水吸尽,树全死了,比绿花前还糟,沙漠下面的水都没有了。很显然,人文需要科学奠基,求善需要求真奠基。
然而,科学与人文是共生的,是互动的,有以人文导向的科学,也有以科学奠基的人文,这就是“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的“交集”,即数学上所谓的“交集”。既善又真,是“交集”。不处于“交集”中的“是什么”,有两类:一类反善、反伦理、反“应该”,就决不能做;一类不反善、不反伦理、不反“应该”,就应该按实际情况去处理,而决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来对待,因为其中不少是十分基础性的研究。对不处于“交集”中的“应该是什么”,也是一样。
科学与人文,“本是同根生”,同源共生,存在着“交集”。其根、其源、其交都在实践之中,即杰出的科技大师与卓越的文艺大师,乃至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实际规律的。
科学与人文,既彼此密切相关,又相互明显区别,即“和而不同”。 区别,相异,表明应该互动,应该互补,以求共同和谐的发展,以求有利于高素质高级人才的培养。这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个人同外界的关系;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既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又有开放的形象思维,具有原始性创新能力。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神。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 科学与人文,不可缺一。
6.关于“科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
B.科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C.科学不能保证自身方向正确,有时会导致灾难,需要有人文导向。
D.科学是保证国家民族进步富强、不受异化的必要条件。
7.关于“人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文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所谓善,就是符合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