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6550个字。
江津中学2006—2007学年度初07级中考模拟检测 
语 文 试 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
1—89—1213—17  18--2223
得 分
得 分评卷人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45分)
1.阅读下面的励志短文,然后完成①-③题。(7分)
不要怕土地贫瘠,只要你有手,土地就会变肥沃。不要怕路途遥远,只要你有腿,路途就是近的。不要怕山峰耸峙,只要你有毅力,山峰就在脚下。                 ,
                    ,                       。
你想想:哪块贫瘠的土地,不在农人的手下献上粮食?哪条遥远的道路,不在我们的前进中逐渐缩短?哪座巍(é)的高山,不在登山者的脚下A(臣服、屈服、折服)?哪个黑暗的长夜,不在我们的忍耐中变成光明?伸出你的双手,迈开你的脚步,坚毅、忍耐、B(跨进、奋进、迈步),胜利就在眼前。
①第一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是      ;第二段中,“巍”后面应填的字是     (2分)
②第二段中,A、B两处应填的词语分别是:A               B              (2分)
③在第一段末尾补上与第二段内容相照应的句子(句式上要与前面句子大体一致(3分)
2.根据示例格式,请你为我们家乡---江津的某处人文自然景观或某土特产拟一则对联式广告词。(4分)
示例:①名称归类:特产   广告词:江津老百干醉千家  白沙槽坊街香万里
②名称归类: 景观    广告词: 望乡飞瀑三千    骆崃绝壁万仞
名称归类:_______  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文章片段,你会发现把若干古诗的诗句打散任意重组(添加适当的连接语使之通顺流畅),整合后的文字很有意思。请你也写几句这样有底蕴的文字。(6分)
附:示例:……于是有相思泪,点点滴滴,湿了芭蕉;有故乡情,迷迷蒙蒙,笼上阡陌;有丝竹韵,淋淋漓漓,洒向驿路;于是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水有蛙鸣;有杏花村有酒旗风有巴山夜有西窗烛;有水村山郭有天街皇都有野径黑云有江船明火;有牧童的短笛有渔翁的箬笠有前山的翠微有南朝的楼台;……。
  我的精彩表达:
走进古典诗词,你会看见                                                
走进古典诗词,你会听见                                                
4. 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 4分)
①网络时代的到来无疑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交流信息到生活起居乃至休息娱乐,网络已经评借他的快捷高效等诸多优点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②同时,网络也加强了许多社会性问题,③对此,全社会采取了较严厉的防范措施,限制未成年的中学生进网吧,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④但有的人因此剥夺了中学生上网的权利,这种因噎费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⑴ 第①④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第①        改                     第④句         改          
⑵ 第②句有一个词语运用不当,请修改:                                   
⑶ 第③句表意重复请修改:                                               
5.今年三月“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总理关于教育问题的一席话,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3分)
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全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6.我校将在四月中旬开展“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活动。明浩同学为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4分) 
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  (节选自茅盾《论“入迷”》)
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材料三: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了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的。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             (摘自3月8日《今日早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