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7200字。
广州市第四十二中学06至0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必修三综合测试 2007年4月
注意事项:
1、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客观题部分)在答题卡上答题,第Ⅱ卷(主观题部分)在试题上答题。 2、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考号、座位号的阿拉伯数字分别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将与之相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
4、考试结束后,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鉴赏(共50分)
一、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
2、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3、_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4、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围故国周遭在,____________________。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____。
7、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4分)
9、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题目。
蜀道难 李 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犲。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噫吁嚱,危乎高哉 危:高
B、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来:从那时以来
C、以手抚膺坐长叹 膺:胸口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犲 匪:土匪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猿猱欲度愁攀援 B、使人听此凋朱颜
C、砅崖转石万壑雷 D、艰难苦恨繁霜鬓
(3)下列对上述文言文段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全诗依次描写了蜀道之高、蜀道之险、蜀道战祸之惨烈。
B、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重复出现了三次,每次的作用完全相同。
C、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描绘了洪荒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增添了旅人的悲凉之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实在难于上青天。
D、本诗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将神话传说、想象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
10、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