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7700字。
巴川中学2006—2007学年度春期第一学月
九年级语文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重庆市巴川中学 李永红
一、品读重庆(2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15分)
重庆之美,美在山,美在水,美在城,美在人,美在亘古不变的真理——自然与人的和谐。
“青峰列屏障,翠蛮出大江”。重庆是属于山的,山是这个城市的骨架,缙云山、中梁山、明月山、铜锣山一围而合,形成城市雏形。“房如积木顺山盖”, 依山而建的高楼,鳞次栉比,层层叠叠,高下掩映。这座城还是属于水的,湍急流水近在咫尺永无止息地流淌,晶莹剔透,波光粼粼的江面,穿梭往来的游船,美轮美奂。纤夫悲壮的号子一起一落,缝辍着图案的风帆时隐时现。
夜暮降临,万家灯火,目不暇接,琼楼玉宇,五彩缤纷。站在朝天门广场,极目远眺,且不说那南滨路上,车水马龙,流珠溢彩,也不说那北滨路上长虹卧波,银龙飞舞。单说那南山上,灯火密密匝匝,疏密有致,灯火与繁星交辉,扑朔迷离,你分辩不出哪是灯,哪是星。
重庆美女,得山水之灵气,浴都市之凤韵,肌肤细腻白晳,有清水芙蓉之本色,誉满神洲。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 亘古不变(gèn) 和谐(xiē) 屏障(píng) 雏形(chú)
B. 鳞次栉比(zhì) 湍急(chuān) 咫尺(zhǐ) 穿梭(sūo)
C. 晶莹剔透(tì) 纤夫(qiān) 远眺(tiào) 细腻(nì)
D. 密密匝匝(zā) 白晳(xī) 琼楼(qióng) 缙云(jìn)
2.根据上文语境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美轮美奂 永无止息 缝辍 夜暮
B. 五彩缤纷 疏密有致 青峰 掩映
C. 扑朔迷离 中梁山 翠蛮 分辩
D. 目不暇接 粼粼 凤韵 神洲
3.对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依山而建的高楼,鳞次栉比,层层叠叠。(鳞次栉比:高楼一座挨着一座地排列着,非常密集。)
B. 夜暮降临,万家灯火,目不暇接。(目不暇接:灯火多得让眼睛看也看不过来。)
C. 湍急流水永无止息地流淌,晶莹剔透。(晶莹剔透:美玉明澈、光亮而透明。)
D. 灯火与繁星交辉,扑朔迷离,你分辩不出哪是灯,哪是星。(扑朔迷离:灯火和繁星交织,难于辨别。)
4.仿照下面例句,用“且不说……也不说……单说……”的句式造句。(3分)
例句:站在朝天门广场,极目远眺,且不说那南滨路上,车水马龙,流珠溢彩,也不说那北滨路上长虹卧波,银龙飞舞。单说那南山上,灯火密密匝匝,疏密有致,灯火与繁星交辉,扑朔迷离,你分辩不出哪是灯,哪是星。
仿句:重庆市巴川中学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且不说
,也不说
。单说 。
5.读下面关于重庆与成都两地文化特征比较的文字,按要求修改划线句语病。(3分)
成都人看不起重庆人,重庆人看不起成都人,①成渝民间交战了一场很久的口水仗。②作家洁尘把成渝之间的口水仗一对男女的爱恨情仇。从地理学上看,峡江湍急流水冲刷下的山城,正是重庆人文精神的地理学诠释,而以舒缓岷江浸润的成都平原,更像一个沐浴在慵懒怀抱里的如水女子。从性文化看,高山一般契合阳刚,是男性的象征,平原暗指女性的阴柔,③《山城棒棒军》的电视剧讲的是男人的故事。重庆明显的男性特征还表现在它的语言,行为等方方面面,女性的柔美也被阳刚消解了,重庆女孩子身材好,但说话生猛,重庆女孩漂亮,但做事果决。相反,成都更像个婉约的女子,这里男人也阴柔起来,男人也
三、穿越古韵(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