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6510个字。
2007年郑州市九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共19分)
1.仿照下面句子,在田字格中续写一句话。书写要正确、工整。(3分)
我骄傲,我是河南人,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讴歌黄河不息的涛声;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画笔来描绘嵩山迷人的景色;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
2.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各有一处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簇(zú)新 胚(péi)胎 重蹈覆辙 充耳不闻
B.慰藉(jiè) 匀称(chèng) 一视同人 吹毛求疵
C.阔绰(chuò) 褶皱(zhě) 刻尽职守 鳞次栉比
D.阴霾(mói) 栖息(qī) 蹑手蹑脚 销声匿迹
3.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共4分)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上学较早、在校学习时间长、睡眠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1月,郑州市市长赵建才接到一封反映学生作息时间问题的家长来信后批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郑州市教育局随即将家长来信和市长的批示一同下发各县(区)教育局,并征求了广泛社会各界的意见。新学期,郑州市教育局将按照市长批示并经反复调研后制定新的中小学生作息时间表向社会公布,要求各中小学校严格执行。(《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4日第二版)
(1) 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2分)
(2)补在上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 教育是以升学率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根本问题是素质教育问题。
B. 要以人为本,建议采纳学生家长的意见。
4. 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论语·卫灵公》中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4)阅读古代诗文,四季美景尽收眼底:早春有“乱花渐欲迷人眼, ”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盛夏有“ ,听取蛙声一片” 。( 辛弃疾《西江月》),深秋有“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寒冬有“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美妙的诗文,令人沉醉。(2005年南宁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改))
5.写出下面这幅漫画的含义。(2分)
二、 综合性学习 (共9分)
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议,将我国七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共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些节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中选择一个最熟悉的,完成以下题目。
6.节日名称:___________;节日的来历或节日名称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写出与该节日有关的一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介绍有关该节日的一个民间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8.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人民群众过此节日时的一个场面。(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