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5230个字。
2007年九年级第二次月考A卷(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古诗词填空。(10分)
(1)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4)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着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按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句子。(要求:上下句相连,意思完整)
正确对待生死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对待挫折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大多是诗人感情的抒发,志向的表达。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诗句“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达了诗人自己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2.根据对偶句的特点,完成下面的对联创作。(2分)
上联:上学读书品天下美文
3.完成下列名著填空题。(3分)
“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不能白了青年人的心。”这首短诗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它体现了冰心这两部集子所表现的三方面内容的一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部集子另两个方面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写下面画线的语句,使全句连贯流畅。(4分)
①一片碧绿的草地就在我们脚下,头顶是瓦蓝的天空,身旁是清澈的小溪,②五彩的花朵开满了溪边,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
①
②
5.听说能力考查 (3分)
一个美国女士读了学者钱钟书的书,十分敬佩,要登门拜访。钱钟书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钱钟书暗中作了比喻,联系语境作答:
①钱钟书将“鸡蛋”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母鸡”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钱钟书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美国加州香脆苹果园突遭暴风雨袭击,90多吨苹果被暴风全部刮掉,鲜红光亮的苹果摔得遍体鳞伤。果园主人在焦虑之中却急中生智,在电视上登出了一则广告。结果果园主人不但没因暴风雨袭击遭受经济损失,而且将苹果以高出平常价格全部卖出。如果你是果园的主人,这则广告应该这样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读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有人对这些话持不同的见解,请阅读下面相关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不超出50字)(5分)
(相关链接材料)
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也有只读书,不用心思考,不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的人,结果也一事无成。例如: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写宋书时就一字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李邕之父李善博古通今,也一点文章写不出,人称“书麓”。
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普及与开展,这话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问是一切做学问的人必经的途径,“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华罗庚);思是读书做学问的基础,“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