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8900字。2006-200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必修3-4模块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为基础知识、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三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答案写入答案卷内。
第I卷 基础知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A、浣女 huàn 潦倒liáo 贾人gǔ 淮水huái
B、沧海chāng 惘然 wǎng 石栈zhàn 岩峦nuán
C、巉岩chán 湍流chuān 崔巍weí 吮血yǔn
D、蹩进bié 攫取jué 丛冢zhǒng 竦然 sù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B
A、渚清沙白鸟飞回(回来) 烽火扬州路(道路)
B、开国何茫然(多么) 山围故国周遭在 (国都)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顺序) 铁骑突出刀枪鸣(不平坦)
D、锦瑟无端五十弦(没有尽头) 可堪回首(可以忍受)
3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唐诗又叫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中间两联要对仗。
B、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按字数分,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三类;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也就是填词时所依据的歌谱,词牌与词的内容并无直接关系。
C、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D、鲁迅的小说《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写的是华老栓一家,暗线写的是夏瑜一家。通过两条线索的交织融合来表现小说的主题,鲁迅写这篇小说的动机主要是一方面批判了华老栓以及茶客们的愚昧落后,另一方面歌颂了夏瑜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4、对下列诗句按现代汉语正常语序改写后,不恰当的一句是 C
A.多情应笑我 (应笑我太多情善感。)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无处寻找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了。)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四十三年来,眺望中还清楚地记得扬州路的一片烽火。)
D.主人下马客在船 (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到了船上。)
5、宋词、唐诗中常用典。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②庄生晓梦迷蝴蝶,③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④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A、①周瑜 ②庄周 ③传说中的秦国的五个力士 ④杜牧 ⑤刘备
B、①诸葛亮 ②韦庄 ③传说中的秦国的五个力士 ④柳永 ⑤诸葛亮
C、①诸葛亮 ②韦庄 ③传说中的蜀国的五个力士 ④杜牧 ⑤诸葛亮
D、①周瑜 ②庄周 ③传说中的蜀国的五个力士 ④杜牧 ⑤诸葛亮
6、依次填入下列这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A
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_____表现为一种经济差距和技术差距,同时也表现为一种知识差距和教育差距,_____两者之间日趋表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缩小和消灭经济差距和技术差距,_____需要从经济本身着眼,____需要长远的目光,从消灭知识差距和教育差距入手。
A、既 并且 不仅 更 B、因为 所以 不仅 更
C、既 并且 如果 那 D、因为 所以 如果那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D
A.李老师是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女优秀教师。
B.请各地学员务必于本月15日前来报到。
C.这所学校把学雷锋活动没有放在口头宣传上,而是强调学雷锋要“见行动”,因此,效果很好。
D.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妥善处理中日间的分歧,体现了中国政府一贯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科技短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生物学世纪将在三个领域中到来:医药、环境整治和农业。
以清除污染为例,基因研究所目前在测序的一种细菌可以耐受超量辐射。如果插入它的铀代谢途径的基因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