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题,约12500字。语言实际运用练习题
19.写出下面的漫画内容,然后概括其寓意。(5分)
(原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4期) 20.请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相关话题,用排比并列然后再总结的形式造句。(6分)
例句:愿读小说,喜欢那情节跌宕的精彩;愿读散文,喜欢那感悟人生的真挚;愿读诗歌,喜欢那体察心灵的敏感……读书之乐,在体味,在感悟,更在那阅读中的种种共鸣。
19.让千里马去拉磨,讽刺了社会上对人才的严重浪费现象
20.1.愿意踢足球,喜欢那绿因场上奔跑的舒展;愿打篮球,喜欢那篮板前腾飞的畅快;愿打乒乓,喜欢那桌前灵动的身姿……运动之乐,在参与,在体验,更在那过程中的各种磨砺。(前面三句共4分,写对一句给2分,写对两句给3分,写对三句给4分;最后一句总说2分)
2.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原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朵朵浪花;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翻滚的无边云彩……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22.按要求改写下面的语句。
采用总分(或分总)结构改写下面这段话。要求:①不得改变原意,②可适当添加语句,③语言要连贯。(4分)
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22.总说1分,分说2分,连贯1分。
例(1):诗歌的创作与欣赏都离不开想像,诗人创造诗的形象要靠想像,读者正确地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也要靠想像。
例(2):诗人创造诗的形象要靠想像,读者正确地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也要靠想像。诗歌的创作与欣赏都离不开想像。
19.下面一段文字介绍了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取向”,请用一句话概括游欧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不能用否定句,字数不超过45字)(5分)
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游欧回来梁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