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题,8800字。
泗阳县致远中学2007届高三
语文模拟试题(二)
友情提醒:无论试卷多么难,也要坚持工工整整写好最后一个字
分值: 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
一(9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的每一组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舐犊/谥号 铦利/氙气 京畿/犄角 剽悍/饿殍遍地
B.诰命/桎梏 泥淖/悼念 果脯/哺育 沽酒/怙恶不悛
C.倚仗/绮丽 置喙/掾吏 踉跄/量刑 罢黜/相形见绌
D.悚然/竦峙 绯闻/蜚语 临帖/饕餮 垝垣/焚膏继晷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里,充满着对侵略战争的美化,对中国人民的仇视与污蔑。
B.我们对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结果是成绩相差太多,良莠不齐,看起来分层教学是必要的。
C.为了重温当年横行亚洲的美梦,某些国家的政治家竟然下作到窜改铁的历史事实的地步。
D.对稿件中的每一个字的读音,我只要稍有疑惑,则马上仰仗《新华字典》,绝不敢在镜头和话筒前信口开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个国家千千万万青少年被几个所谓的“超女”搅和得如痴如狂,这绝不是好的兆头,对处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遏制下的我们这样的民族,尤其不妙。
B.小泉纯一郎担任日本首相后,把日本民族恃强凌弱的本性发挥到极致,积极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对东亚邻国中、韩、朝强硬挑衅,成为影响亚洲安全的一个国家。
C.法制的漏洞、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不完善,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到世界公认的警戒线,并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影响。
D.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这是“授人以渔”,金针度与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这是“授人以鱼”,最终为了不教。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7题。
宋代的文化艺术比较兴盛,尤其是绘画艺术,在封建社会里也是一个高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绘画高手和大量精品力作。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极大特点的、不可多得的绘画长卷。
张择端是山东诸诚人,在北宋画院供职。他的作品没有那种士大夫气,而多取材于民间生活。《清明上河图》以汴梁为中心,描绘市民生活、社会经济状况,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形象史料。这幅画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尤其是他以大量的笔墨、篇幅,描绘了数以百计的民众,表现其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场面。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不多见的,也是作者的可贵之处。
展开这幅长卷,犹如步入八个世纪之前的繁华都市。画家以精细的手笔和入微的生活观察,刻画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严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代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再看城郊,树木苍苍,古河交纵,新枝吐绿,生机盎然。而整个都市街景、社会活动,繁而不乱,多而有序,并有疏密的节秦变化,反映出画家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据解放后对开封宋城的部分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