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7040个字。
云南省课改区2007年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07.0505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20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将姓名、班级、座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
一、 语文积累(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分歧(qí) 怪癖(pǐ) 侥幸(xiǎo) 杳无音讯(yǎo)
B.喑哑(yīn) 祈祷(qí) 栖息(qí) 相形见绌(zhuō)
C.憎恶(zēng) 干涸(gù) 瞥见(piē) 岿然不动(kuī)
D.汲取(jí) 载人(zài) 供给(jǐ) 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狼籍 颀长 震震有辞 挥洒自如
B.张皇 绵延 歇斯底里 安然无羌
C.派遣 炫耀 略胜一筹 执迷不悟
D.函养 淘汰 持之以恒 涛涛不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给农村带来许多新技术、新信息,让农民们获益匪浅。
B.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C.谎言让他感到惴惴不安,终于,他鼓足勇气,走到了老师面前。
D.阅读文章遇到“拦路虎”时,要善于使用工具书,千万不能望文生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使南宁人民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改造。
C.美国不厌其烦地宣扬“伊朗核威胁论”,目的在于不断对伊朗施压,迫使其就范。
D.位于小街小巷的中小学校长期必须派出巡警维护治安,防止不法分子借机作案。
5.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鱼儿在辽阔的大海中欢快游弋;羚羊 迅捷奔跑;熊猫 悠闲迈步;燕子孙 自由飞翔;采自古奥林匹亚赫拉神庙的奥林匹克圣火在闪闪跳跃、熊熊燃烧……
A.在广袤的大地上 在茂密的森林中 在蔚蓝的天空中
B.在广袤的大地上 在蔚蓝的天空中 在茂密的森林中
C.在茂密的森林中 在广袤的大地上 在蔚蓝的天空中
D.在蔚蓝的天空中 在广袤的大地上 在茂密的森林中
6、下面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2分)
A、它们(鹤群)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乡后方笔直挺身,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不言而喻)。
B、去年,《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与时俱进)。
C、两个杀人狂被美化成“英雄”和“武士”,在日本国内鼓噪(喧嚷)一时,成千上万的日本青年受此蛊惑,参军来到中国战场,进行野蛮的杀戮。
D、上中学时的我只能偷偷的看闲书,如今我三十八岁了,也可以像父亲当年一样大摇大摆(摇摇晃晃)地看闲书了。
7.根据上下文、提示填空。((1)—(8)〕任意选做4题,〔(9)—(14)〕任意选做2题,若添字、漏字,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每空1分,此题共8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3)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5)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7)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出师表》)
(9)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10)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