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70字。
《虞美人》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一的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平常观察得知,大多数同学喜欢读散文,他们能说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且已经学习了第一册第一单元《威尼斯》等文,对散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们仅停留在泛读的基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阅读鉴赏散文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目标】
1、从意象出发,整体把握词的意境,感受词人抒发的人生愁苦。
2、理解词以乐景写哀景与巧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三问三答的结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从意象出发,整体把握词的意境,感受词人抒发的人生愁苦。
难点:理解词以乐景写哀景和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教法学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质疑—讨论合作为主线。
学法: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立足文本,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词作意象,发现问题,通过与文本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1课时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虞美人》音乐,营造哀伤愁苦的氛围。
一、     导入新课
例举司马迁、屈原遭受挫折后发愤著书的事迹导入。
二、整体感受
1、录音范读
2、学生自由轻声朗读2,体会词作中词人流露的感情基调。
三、指导朗读,细品词作
(一)语速处理:缓慢、低沉——愁
请一学生朗读3。
(二)重点字词的朗读
思考:为了表现愁的情绪,哪些字词应该重读呢?
学生讨论,都给予鼓励。(把重点词分类)
1、名词的重读——意象的赏析
围绕幻灯片思考题(词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赏析词作的意象。
引导1:自由朗读,找出这首词中都有写了哪些景物?
引导2:这些景物都象征些什么 ?
引导3:这些美景能让你联想到哪些学过的诗句?
学生讨论
引导4:如果让你身处其中,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5、但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时良辰好景也会虚设,徒叫人感伤。那么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遇上美好的事物或者一些特殊的日子不会感到高兴,反而会忧伤难过?
学生讨论
引导6:所以在这首词里这些美好的景物在词人眼中引发愁情也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真可谓良辰好景虚设。
★拓展:《蜀相》(以加深对以乐景写哀情艺术手法的理解。)
★   指导朗读
引导7:我们在朗读的时候,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心情看待这些景物,才能将这些令人愉快的意象读出哀情?
★   一学生朗读
2、非意象的重读(了、又、不堪、犹、改、愁、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