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00字。充分利用语文课的资源
2000年高考作文中有一篇佳作叫《答案》,其中有这样的段落:
记得曾经有人说,夜色之美,正源于它的变幻莫测,不可琢磨。在每个深夜不寐,留恋于明月星光的人眼中,这神秘的夜色都会幻化出千万种模样──鲁迅的“夜”是飘散着豆麦蕴藻香气的水乡戏台上红红绿绿的人影;曹禺的“夜”是黑暗深渊中狂暴呼啸着冲刷一切罪恶与苦难的雷雨;而张继的“夜”却是来自遥远寒山寺的幽悠肃穆的钟声。
……
雨,是天空的泪,是人间最纯净的水,它自天而降却无怨无悔。同是下雨,有人吟“润物细无声”,有人则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雨是飘逸的,“白雨跳珠乱入船”的雨是活泼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雨是凄苦的。更有贫苦农民祈苦雨润干焦的田地,而贪官酷吏们却“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心情境况的差异真是天壤之别!
有人曾这样评价这篇作文:
在看过太多大同小异的事例之后,本文选取的材料令人顿生清新、亲切之感。鲁迅的《社戏》、曹禺的《雷雨》、张继的《枫桥夜泊》、杜甫的《春夜喜雨》、杜牧的《清明》、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李约的《观祈雨》,名篇佳句,巧裁妙缀,夜的多姿,雨的多彩,不由你不颔首称是。在不少学生苦于作文“无米下锅”的困惑中,本文作者无疑给了人们一个有益的启示。
以上的作文和评论告诉我们,作文要充分语文课的资源!
写作文时,听得最多的是同学的抱怨;又是作文,叫我写什么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年复一年,写不完的作业,作文有什么可写的呢?告诉你,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可写的东西就在语文课堂上,可资利用的就在语文课本中,这叫做“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利用语文课作为写作的资源,那就叫做“抱着金碗讨饭”。
我们先看看作家们是如何利用语文课来学习写作的。刘绍棠先生回忆自己中学时代学语文的情形,他的国文教师是一位姓潘的先生,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潘先生告诉他,古文对写作起很重要的作用:
我记住了潘先生的这句话,在33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我越业越懂得汲取古典文学精华的重要性。我在一篇谈创作的文章中写道:“学习古典散文吝字如金,用字如凿,扣人心弦和激动人心的感情气势,飞扬而深沉的文采,可以使我们写小说时少写废话.空话.套话,遣词造句精练.准确.贴切。六朝散文,形式重于内容,但是可以从中学习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写小说的人也应该学习古典诗词的画面和意境。诗话和词话虽然只是谈诗论词,但是学而思,却可以提高小说创作的精神境界和美学水平。”去年,我曾写过文章,感念潘先生给我打下了古文基础。
作家碧野回忆自己写作生涯时,总结了从语文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一是从模仿开始,如模仿郭沫若的《聂政的姐姐聂婴》,模仿郁达夫写的《迷娘》。模仿蒋光慈写的《少年漂泊者》,然后写自己有感性内容的习作。二是写读书笔记,三是摘抄句句和优秀的段落,四是做日记,即记事,又抒发感情。